元代戏曲的形式主要有哪3种?在元代“戏曲音乐”有什么特点?

元代戏曲的形式主要有哪3种?



1、元代戏曲的形式主要有哪3种?

元代戏曲形式只有两种,即杂剧和南戏。这两种戏剧的剧本都包括了3个部分:曲词、宾白、科范,但是体制上有1些差别。 曲词主要是以1人主唱的形式来进行的;宾白的意思是说白,包括对白和独白;科范也叫做“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和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 杂剧和南戏在唱腔上是有区别的,杂剧的曲调是由北方民间歌曲、少数民族的乐曲和中原传统的曲调结合而成;而南戏的曲调则是以东南沿海的民间音乐和中原传统的音乐结合形成的。 关汉卿、郑德辉、白朴、马致远被誉为“元曲4大家”,比较著名的作品分别有关汉卿的《窦娥冤》、《单刀会》、《望江亭》和郑德辉的《倩女离魂》以及白朴的《梧桐雨》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等等。 被称为“天下夺魁”的《西厢记》是元代戏曲的高成就代表,由戏剧家王实甫创作。

在元代“戏曲音乐”有什么特点?



2、在元代“戏曲音乐”有什么特点?

至元代,杂剧音乐发展成1种每剧4套、每套由若干同1宫调的单体曲调联缀而成的曲牌联套体结构,伴奏乐器主要使用笛、板、鼓、锣等。元末杂剧渐衰而南戏得到迅速发展。在南戏音乐基础上吸收各地民间音乐发展衍变而来的明“传奇”音乐,每剧已不限于4套,各套音乐已不受宫调的限制,声腔也较前期多样。

元代的戏曲称作“杂剧”,而明代清代的戏曲称作什么?



3、元代的戏曲称作“杂剧”,而明代清代的戏曲称作什么?

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1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4折的限制,也不受1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1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相传,清朝初年的北京有4大剧种,即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据嘉庆8年的记载:“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磬同音,歌舞升平,伶工荟萃,莫感于京华。”也说明了当时这1历史盛况。其中所谓南昆即流行于江南昆山1带的昆山腔;北弋指南戏与北曲结合,产生于江西弋阳地区的弋阳腔,即流传到北方形成的高腔,也就是当时盛行于京城的京腔;东柳即流行于山东的柳子腔;西梆自然是我国西北广为流传的梆子腔,也就是秦腔。说明了东西南北4方艺人汇集北京的盛况。

带白(元代戏曲)是什么意思?



4、带白(元代戏曲)是什么意思?

带白是宾白的1种。指剧曲唱词中夹带的较短的念白。如《东堂老》第2折:“(正末唱)[滚绣球]休言早梁穗家未破破家的人未生,休言家未兴兴家的人未成,古人言1星星显证。(带云)那为父母的,(唱)恨不得儿共女辈辈峥嵘。只要那家道兴,钱物增 .... 宾白是古代传统戏曲剧本中的说白。传统戏曲艺术以唱为主,所以把说白叫做宾白。 元杂剧以唱为主,以说白为宾,所以说白称为“宾白”。其中又有散白与韵白之分,前者用当时的口语,后者用诗词或顺口溜式的韵文。宾白既可以插在各支曲子之间,也可以插在1支曲子之中(称为“带白”)。它不仅用于叙事,还用作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对于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有陆卜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曲白相生”的说法。 元杂剧中有所谓“宾白”。然而,就现存元代戏曲剧本来看,南戏提示说白用“白”,杂剧1般用“云”,少数用“白”。 “白”早就有陈述、表白的意思,这在《楚辞》和《史记》中都有用例。但元杂剧为什么不用“说白”,或直接用“白”,而用了1个令人费解的“宾白”?明代人对此有3种解释:

1、《渣陪南词叙录》“宾白”条:“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

2、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5“曲宾白”:“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1人自说曰白。”

3、焦循《剧说》引毛西河《西河词话》:“若杂色入场,第有白无唱,谓之‘宾白’。‘宾’与‘主’对,以说白在‘宾’,而唱者自有主也。至元末明初,改北曲为南曲,则杂色人皆唱,不分宾主矣。” 宾白可分为对白和独白两种形式。独白可以分为定场白、冲场白、旁白、带白几种。定场白,这是角色第1次上场时的自我介绍,1般先念两句至4句,再自报家门。这种形式显示了杂剧从话本、说唱衍化而来的痕迹。冲场白,这是角色第2次上场或第3次上场的说白,直接向观众叙述事由或表达心情。旁白就是背着其他演员单独对观众说话。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