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有什么历史?中国戏曲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

中国戏曲有什么历史?


1、中国戏曲有什么历史?


中国戏曲历史戏曲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中国戏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乐舞、俳优、百戏。唐代更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歌舞戏和参军戏,“戏”和“曲”进1步融会,表演形式也更为多样。宋、金时期,戏曲艺术趋于成熟,宋杂剧和金院本都能演出完整的故事,剧中角色也较前增多,初步形成了我国戏曲表演分行当的体系。元代戏曲创作和演出空前繁荣,涌现出了1批杰出的剧作家和作品,元杂剧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少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中,尤以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最为著名,堪称世界戏剧艺术的不朽作品。明、清时期,是中国戏曲史上又1个繁荣时期,特别是传奇作品大量涌现,包括作为中国戏曲史上划时代的浪漫主义杰作汤显祖的《牡丹亭》等。这个时期,大量戏曲理论论著的出现,更加促进了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个时期内,不但出现了昆剧、京剧等全国性的大剧种,而且涌现出几百个地方剧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建国以来,戏曲艺术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1批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和优秀的戏曲作品,深深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2、中国戏曲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3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1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3百6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1种标准聚合在1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1]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3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5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2][3][4][5]


精品荐读


罗贯中:替古代人创造多少光辉事迹?


作者:米南德


快速


导航


艺术特色


艺术品貌


戏曲行当


戏曲音乐


戏曲脸谱


戏曲剧种


发展历程


综述


戏曲音乐是中国汉族戏曲中的音乐部分,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其中以唱腔为主,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演唱形式,是发展剧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唱腔的伴奏、过门和行弦起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过场和武场所用的打击乐等则是喧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与戏曲结构的重要因素。[6]


昆曲《牡丹亭》-游园


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的1个独特称谓。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戏曲最显著、最独特的艺术特点就是“曲”,“曲”主要由音乐和唱腔两部分构成,辨别1个地方戏剧种主要依靠声腔、音乐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语言,如:4川的川剧、浙江的越剧、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陕西的秦腔、山东的吕剧、福建的闽剧、湖北的汉剧、河北的评剧、江苏的昆剧等。[7] [8]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1,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1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1帜,其主要特点,以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1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2是划分生、旦、净、丑4大行当;3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4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5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3、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有什么不同



1、2者的艺术形式不同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3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1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3百6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1种标准聚合在1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简闷性。
2、发展史不同中国的戏曲与拦首弯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3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5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3百6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坠子、湘剧、黄梅戏、芹高湖南花鼓戏等。
3、种类不同西方戏剧有3种: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戏剧的历史可以按时序划分为:古希腊罗马戏剧、中世纪戏剧、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古典主义时期戏剧、启蒙运动时期戏剧、19世纪戏剧、现代戏剧和当代戏剧。在某些历史时期,按照不同的风格类型又可以划分诸多流派。



4、中国戏曲的起源是什么?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3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1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3百6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1种标准聚合在1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1]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3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5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2][3][4][5]


精品荐读


罗贯中:替古代人创造多少光辉事迹?


作者:米南德


快速


导航


艺术特色


艺术品貌


戏曲行当


戏曲音乐


戏曲脸谱


戏曲剧种


发展历程


综述


戏曲音乐是中国汉族戏曲中的音乐部分,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其中以唱腔为主,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演唱形式,是发展剧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唱腔的伴奏、过门和行弦起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过场和武场所用的打击乐等则是喧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与戏曲结构的重要因素。[6]


昆曲《牡丹亭》-游园


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的1个独特称谓。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戏曲最显著、最独特的艺术特点就是“曲”,“曲”主要由音乐和唱腔两部分构成,辨别1个地方戏剧种主要依靠声腔、音乐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语言,如:4川的川剧、浙江的越剧、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陕西的秦腔、山东的吕剧、福建的闽剧、湖北的汉剧、河北的评剧、江苏的昆剧等。[7] [8]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1,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1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1帜,其主要特点,以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1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2是划分生、旦、净、丑4大行当;3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4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5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5、中国戏曲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中国戏曲的共同特点最主要的是表演方式的程式化。(1)表演方式的程式化首先表现为角色的模式化。角色分生、旦、净、丑4大基本行每1基本行又可以进行多层次的划分。各种角色的性格品行、唱腔念白、动作造型、穿着打扮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2)表演方式的程式化其次表现为动作的虚拟化。中国戏曲并不强求道具的齐备而是用虚拟化的动作来作象征性的提示。“以虚运实”的写意表演方式比完全使用真实道具更具有文化意蕴和艺术品位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念中的尚意追求是中国戏曲文化区别于西方戏剧的1个重要方面。 中国戏曲的共同特点最主要的是表演方式的程式化。(1)表演方式的程式化首先表现为角色的模式化。角色分生、旦、净、丑4大基本行,每1基本行又可以进行多层次的划分。各种角色的性格品行、唱腔念白、动作造型、穿着打扮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2)表演方式的程式化其次表现为动作的虚拟化。中国戏曲并不强求道具的齐备,而是用虚拟化的动作来作象征性的提示。“以虚运实”的写意表演方式,比完全使用真实道具更具有文化意蕴和艺术品位,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念中的尚意追求,是中国戏曲文化区别于西方戏剧的1个重要方面。



6、中国戏曲的起源是什么?


中国戏曲的起源: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戏曲最显著、最独特的艺术特点就是曲,曲主要由音乐和唱腔两部分构成,辨别1个地方戏剧种主要依靠声腔、。乐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语言,如4川的川剧、浙江的越剧、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陕西的秦腔、山东的吕剧、福建的闽剧、湖北的汉剧、河北的评剧、江苏的昆剧等。扩展资料:中国5大戏曲简介:
1、 京剧京剧是我国国剧,它的前身为徽调,通称皮簧戏,曾1度称为“平剧”,后该称京剧,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徽调进入北京,吸收了昆腔、秦腔的部分剧目、音乐曲调、表演方法和1些民间曲调,演变发展而成。
2、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也叫采茶戏。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3省交界的安庆地区,戏曲语言为安庆方言。黄梅戏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它的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3、评剧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7十年的历史。它源于冀东1带的莲花落,后来吸收了东北“蹦蹦”的腔调,故早年有蹦蹦之称。最初为对口演唱形式,近似东北的2人转,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滦州影戏、乐亭大鼓和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
4、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1,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它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3弦、琵琶等。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5、豫剧是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1。主要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因其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又曾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靠山吼等,建国后才统1改为今称。参考资料来源:。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