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寓意和象征?红楼梦中出现的戏曲分别有何寓意

戏曲的寓意和象征?


1、戏曲的寓意和象征?


戏曲是1门综合的艺术,最早的是元杂剧,这其中包含音乐,(就是锣鼓场面和丝弦乐器),舞台布景,服装行头 ,演员4功5法的表演,行当齐全,生旦净末丑。既包含了各地方的语言特点,还有各地方的风土人情。传承中华文化,演绎历史人物。是中国历史的活化石。戏曲的寓意和象征已超出了1般人的认知,真正能坐下来听出点滋味儿的,会对中国文化有1个全新的认识。



2、红楼梦中出现的戏曲分别有何寓意


展开全部   ?   《红楼梦》书中第十8回元妃省亲,元春亲自点了4出戏:《豪宴》,《乞巧》,《仙缘》,《离魂》。《豪宴》是李玉《1捧雪》中的1折。李玉是明末清初的大剧作家,他创作的《1捧雪》,是抨击"富可敌国,力可回天"的严嵩父子的。《乞巧》是清初大剧作家洪升《长生殿》中的1折,《长生殿》创作历时十年,最终杀青于康熙2十7年。《仙缘》出自汤显祖的《邯郸梦》;《离魂》出自汤显祖的《牡丹亭》。汤显祖(1550-1616)是我国明代著名戏曲家,著有《牡丹亭》《南柯梦》《邯郸记》《紫钗记》,文坛习称"临川4梦"。其中尤以《牡丹亭》称誉世界,乃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杰作。 也是《红楼梦》第十8回中,贾蔷命龄官作《游园》、《惊梦》,龄官执意要唱《相约》、《相骂》。《游园》、《惊梦》出自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惊梦》;《相约》、《相骂》出自明代剧作家月榭主人《钗钏记》第8出《相约》和第十3出《相骂》。《钗钏记》是明时旧本,作者署名月榭主人,真实姓名不详。1说作者是王玉峰,明代人,生卒年不详。   那时贾蔷带领十2个女戏,在楼下正等的不耐烦,只见1太监飞来说:“作完了诗,快拿戏目来!”贾蔷急将锦册呈上,并十2个花名单子。少时,太监出来,只点了4出戏:  第1出《豪宴》;【庚辰双行夹批:《1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第2出《乞巧》;【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第3出《仙缘》;【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第4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4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红楼梦》第十9回东府新年演戏,唱的是《丁郎寻父》、《黄伯英大摆阴魂阵》、《孙行者大闹天宫》、《姜太公斩将封神》4出戏,"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毕露,甚至于扬幡过会,号佛行香,锣鼓喊叫之声,远闻巷外"。这4出戏均为弋阳腔剧目,作者无考,见之于《明代弋阳腔剧录》,并且都是清初的宫廷戏。弋阳腔是出于元末江西弋阳的南戏声腔,明初至嘉靖年间,流传到北京等地,演员大多数是京南、高阳、蠡县的人,亦称"高阳腔",简称高腔。是以金鼓为主,音调高亢,具有通俗、粗犷、热闹的特点,但不免大锣大鼓,感到嘈杂,而且有的戏文荒诞之弊,无足文人观赏,但比较适应低俗口味。  《红楼梦》第2十2回中,宝钗生日点戏《西游记》,凤姐点戏《刘2当衣》。这个并非依据吴承恩小说《西游记》改编的剧本,而是《4游记》中《西游记》之《胖姑学舌》1折,见《缀白裘》。昆曲《胖姑学舌》与元人杨讷杂剧《西游记》第2本第6出《村姑演说》基本相同。剧演长安城里送国师唐3藏往西天取经,住在城外头蹶外跟庄上的胖姑儿和庄旺儿去看社火,回到家中眉飞色舞地向爷爷学说看到的热闹景象。凤姐点的《刘2当衣》亦名《叩当》,弋阳腔,出《还带记》第十3出《刘2勒债》。《还带记》全名《裴度香山还带记》,明沈采撰,有明万历世德堂本印本。  《红楼梦》第2十2回中,宝钗对宝玉念1段《寄生草》,黛玉讥讽宝玉《妆疯》。《寄生草》出自明末清初剧作家邱园的《虎囊弹》之《山门》1出。《缀白裘》收录。邱园,字屿雪,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约和王渔洋同时,当为清初康熙年间戏曲家。《妆疯》亦称《北诈疯》杂剧,最早出现在元杂剧里,是元人杨梓《功臣宴敬德不伏老》杂剧中的1折。明代被改编成传奇,叫《金貂记》,改编者不详,有万历年间金陵富春堂本。  《红楼梦》中《西厢记》出现的频率最高,第2十3回宝黛共读《西厢记》,第3十5回、4十回、4十2回、4十9回、5十4回、5十8回、6十2回、6十3回中,宝玉、黛玉、宝钗和探春、邢岫烟、晴雯、麝月等人说的《西厢记》曲文,均出自元代王实甫的杂剧《北西厢》。但第5十4回贾母说的《西厢听琴》,则指明代李日华改编的昆曲《南西厢》。《南西厢》作者有争议,或曰李景云,崔时佩,均为明代戏剧家。  《红楼梦》中出现频率与《西厢记》等量齐观的是《牡丹亭》。书中第十1回,十8回,2十3回,3十6回,4十回,5十1回,5十4回都出现过《牡丹亭》,涉及到《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还魂》、《圆驾》8出戏。如前所述,《牡丹亭》乃明代汤显祖的作品,不再重复解释。  《红楼梦》第2十9回神前拈戏《白蛇记》,《满床笏》,《南柯梦》。《白蛇记》乃由来已久的传统剧目,作者不祥。《满床笏》1名《十醋记》,清初剧作家范希哲作。范希哲乃清代戏曲家,自署4愿居士,看松主人,秋堂和尚,西湖素岷主人,鱼篮道人,燕客退拙子,小斋主人,不解解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与李渔是同时代人,相交甚密。作品有传奇《万全记》、《双锤记》、《十醋记》等。《南柯梦》是明汤显祖《临川4梦》之1。  《红楼梦》第3十回宝钗讽刺宝玉的《负荆请罪》,乃元杂剧,作者无考。第4十2回出现的《琵琶记》《吃糠》乃元末明初高明所撰。高明的《琵琶记》是元末成就较高影响也较大的作品。高明(1305-1359),字则诚,所作戏曲除《琵琶记》外,尚有《闵子骞单衣记》,已亡佚。诗文经近人收辑,尚存5十多篇。  《红楼梦》第4十3回、第4十4回中都提到了《荆钗记》。《荆钗记》乃元明戏文,无名氏作。或谓元柯丹邱作,生平不详。仅清初张大复《寒山堂曲谱》卷前的《谱选古今散曲传奇集总目》中,在《荆钗记》剧下,注称作者为"吴门学究敬先书会柯丹邱"。由此知柯氏为苏州人,大概是书会中的职业剧作家。  《红楼梦》第5十3回开夜宴唱的《西楼记》之《楚江情》,乃明末清初袁于令所作。袁于令(1592~1670)乃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原名晋,后改名于令,字令昭,韫玉,号凫公,箨庵,白宾,幔亭。作有传奇9种,合称《剑啸阁传奇》,今存《西楼记》传奇与杂剧《双莺传》。  《红楼梦》第5十4回的《8义观灯》,出自明徐元的传奇《8义记》。第5十4回出现的《混元盒》,清初无名氏作,清张照编《劝善金科》收录。第5十4回出现的《惠明下书》,乃《北西厢》楔子。同回出现的《听琴》,出《南西厢》。同回出现的《琴挑》,出自明高濂《玉簪记》。写书生潘必正寄住于妙贞观中,与观中道姑陈妙常互生爱慕。观主觉察,逼潘去京城应试,陈追至江上送别。后潘考中,娶陈团圆。高濂字深甫,号瑞南,明仁和(今杭州)人,以戏曲名于世。  《红楼梦》第5十4回贾母提到的《后琵琶记》,应指曹寅之《续琵琶记》。清初刘廷玑所撰《在园杂志》记载,曹寅撰《续琵琶》(也叫《后琵琶》)1种,用证前《琵琶》之不经,故题词云:"琵琶不是那琵琶,到底有关风化"。曹寅乃清初人,红学界考之甚详,不赘。近来有学者说《续琵琶记》乃清中期高宗元所作传奇。高宗元,名、里、生卒年均不详,约清高宗乾隆5十年(1785)前后在世。工曲,著有传奇《后琵琶记》,据《藤花亭曲话》介绍该剧专写蔡邕之冤。但高氏《后琵琶记》问世时间较《红楼梦》为晚,不可能被写入书中。  《红楼梦》第6十3回中芳官唱《上寿》,出自根据元明戏文《苏武牧羊记》改编之8仙祝寿戏《山花子》,明代即有搬演,作者不详。同回中芳官唱的《扫花》,出自明汤显祖的《邯郸梦》,不赘。至于《红楼梦》后4十回中出现的戏剧,因为乃后人续作,不能代表《红楼梦》的创作时代,故本文不拟涉及。  以上我们对《红楼梦》中出现的戏剧,从剧种到剧目全面进行了考证。梳理以上考证结果,我们应该能得出以下结论:  第1,从时间上看,《红楼梦》书中出现的戏剧,都是元代杂剧、明代和清初的传奇或杂剧,其中最晚出的剧目为《长生殿》,《长生殿》创作完成于康熙2十7年。这就是说,《红楼梦》中涉及的戏剧,都是康熙中叶以前流行的戏剧,书中绝无康熙2十7年以后中晚期以及雍正、乾隆时期的任何戏剧披露。  第2,从剧种剧目上看,《红楼梦》中出现的戏剧,均属清前期流行之昆腔、弋阳腔,和北杂剧,剧目多为言情戏剧,均属于雅部诸剧种。绝没有清中叶兴起的花部诸剧种,也绝少清中叶盛行的忠义节烈戏剧目。  第3,红学界往往用曹寅所作《续琵琶记》来证明曹雪芹的《红楼梦》著作权,这是说不通的。曹寅1生作传奇杂剧多种,均在清初流行,清初任何人都可以将其写入书中。曹雪芹生于曹寅死后,长成于乾隆中叶,其时该剧已不流行。看《红楼梦》中出现的剧目,应综合看,孤立地就1个剧目就事论事不行。  第4,有1个十分独特的现象必须引起学界注意,《红楼梦》中多次出现《长生殿》,而绝无《桃花扇》的影子出现。《长生殿》和《桃花扇》是清初最为流行的两部传奇大戏,其作者齐名,时人称之为"南洪北孔"。以《桃花扇》在当时社会影响之广度深度,在《红楼梦》中没有反映是不正常的;加之《桃花扇》的思想内容,与《红楼梦》息息相通,《红楼梦》作者不引用《桃花扇》是十分奇怪的。  惟1可以解释的理由是,《红楼梦》创作期间,《桃花扇》尚未问世,作者无从引用。孔尚任创作《桃花扇》完成于康熙3十8年,那么《红楼梦》应该创作于康熙3十8年之前。《红楼梦》中出现的《长生殿》创作完成时间为康熙2十7年,这说明《红楼梦》创作于康熙2十7年至康熙3十8年之间。  第5,《红楼梦》作者应是1极其熟悉清初流行之传奇杂剧的文人,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清中叶的曹雪芹能做到这1点。换言之,《红楼梦》作者应是清初人,而不是清朝中叶的曹雪芹。如果《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他没有理由在书中连1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戏剧也不写。笔者考证《红楼梦》作者就是清初的大戏剧家洪升,《红楼梦》的神话架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均与《长生殿》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3、十6画5行属木的字寓意好


5行金木水火土,每个汉字都有特定的5行属性,5行属木的汉字有很多,16画属木的字有什么含义呢?16画属木的字的含义有些好有些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十6画的5行属木的字寓意好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十6画5行属木的字寓意好   苍:16画。1生清雅,天生聪颖,福禄双收,中年劳累,晚年吉祥。用于男名。   笃:16画。早年奔波劳苦,中年多灾,晚年吉祥。   桦:16画。温和贤能,多才忠厚,中年吉祥,晚年隆昌,官旺。   机:16画。心直口快,外出大吉,中年多劳但隆昌,晚年荣幸。用于男名。   举:16画。小心爱情厄,天生聪明,中年劳累,晚年吉祥。用于男名。   冀:16画。怀才不遇或外祥内愁,中年多劳,晚年吉祥。用于男名。   梦:16画。清雅荣贵,中年吉祥,环境良好,女人刑偶伤子或不幸之厄。用于男名。   黔:16画。忧心劳神或事劳无功,晚婚吉祥,中年劳累,晚年吉祥。用于男名。   桥:16画。多才温和,清雅伶俐,福禄双收,刑偶伤子,晚婚吉,晚年吉祥。   筱:16画。出外吉祥,秀气灵巧,多才贤能,晚年隆昌,幸福。   谐:16画。1生清雅平凡,晚婚大吉,中年劳累,晚年吉祥隆昌。用于男名。   蓉:16画。温和忠厚,福禄双收,1生多才贤能,中年成功隆昌,出国之格。用于女名。   树:16画。1生清雅多才,中年劳累,晚年吉祥。用于男名。   谚:16画。精明公正,重信义,福禄双收,成功隆昌,环境良好。用于男名。   颖:16画。多才贤能,清雅伶俐,中年劳累,晚年吉祥隆昌。   16画5行属木的字——黔   黔读音:[qián]   基本解释   黑色:~首。   中国贵州省的别称:~剧(贵州地方戏曲剧种)。~驴技穷。   详细解释   〈形〉   (形声。从黑,今声。本义:黑色) 同本义 [black]   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发也,同谓之黎民。——《说文》   以为黔首则。——《礼记·祭义》   邑中之黔。——《左传·襄公十6年》   又如:黔口(黑嘴巴);黔黑(深黑);黔丑(污黑丑陋)   〈名〉   指百姓 [common people]。如:黔庶(百姓,平民);黔细(黔首和细民的别称);黔落(百姓所居的村落);黔愚(无知的百姓);黔民(平民百姓)   贵州省的简称 [short name for Guizhou (Kweichow)]。如:黔江(即乌江)   姓   〈动〉   晒黑,染黑,熏黑 [blacken]   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或黔其庐。——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黔突(本指烟囱熏黑,也用以称烟囱);黔突暖席(烟囱变黑,坐席变为温暖)   通“黥”。在犯人脸上刺刻涂墨的刑罚 [tattoo]。如:黔劓(在脸上刺刻涂墨和割鼻)   常用词组   黔剧 qián jù   [Guizhou Opera] 贵州地方戏曲剧种,由曲艺文琴(1种用扬琴伴奏的说唱形式)发展而成,原来叫文琴戏   黔黎 qián lí   [common people] 百姓   愿黔黎其谁听,惟请死而获可。--潘岳《西征赋》   黔驴技穷 qián lǘ jì qióng   黔:今贵州省1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1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黔驴之技 qián lǘ zhī jì   比喻有限的1点本领。   黔首 qián shǒu   [the common people] 指平民;百姓   以愚黔首。--汉. 贾谊《过秦论上》   部首笔画   部首: 黑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16   5笔86: lfon   5笔98: lfon   仓颉: wfoin   笔顺编号: 2543121144443445   4角号码: 68327   郑码: lksx   Unicode: CJK 统1汉字 U+9ED4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黑今   汉字部件分解: 黑今   笔顺编号: 2543121144443445   笔顺读写: 竖折捺撇横竖横横捺捺捺捺撇捺捺折。



4、带周的4字寓意好



1、玉马朝周:玉马:指商贤臣微子启。纣王昏乱,启数谏不听,启乃去殷而朝周。比喻贤臣另事明主。
2、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3、函盖充周:指包容1切。
4、周贫济老:指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
5、周而不比: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不徇私护短。周,圆周,合围合群。比,前后紧随,结党为奸。6.周游列国]: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7.周穷恤匮]:接济、救助鳏寡孤独及其它贫困的人。周情孔思]: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会奉之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范。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周急继乏]:周:接济。继:帮助。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亦作“周急济贫”、“周贫济老” 。周规折矩]:本指行礼时步趋合乎规矩。引申为拘泥于成法、准则。周公吐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土之典实。周而复始]:周:环绕圈;复:又,再。转了1圈又-圈,不断循环。周而不此]:周: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周”字在第2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庄周梦蝶]: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智周万物]:天下万物无所不知。形容知识渊博。[虑周藻密]: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5、红楼梦中出现的戏曲分别有何寓意




6、明清戏曲作品里的游侠人物有哪些?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社会进入它的晚期。商业经济相对发达,社会生活奢糜腐化,加上明代中期以后士大夫阶层追求享乐社会思潮的兴起,戏曲获得了更为便利的生存发展条件。


明初,南方的戏文已经扩布到东南沿海各省,并以强力的势头向内地和西南发展,及至明万历年间,已经成为广布全国的戏曲声腔,其中的昆曲更由于士大夫阶层的垂青而流传广远。杂剧的势力虽然逐渐消减,但在北方民间仍然长期演出不衰。明代中期以后,北方各地又在民间小曲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新起的戏曲声腔——弦索和梆子,它们的兴起影响了清代全国戏曲的面貌。清代以后,这些戏曲声腔在全国各地到处流播繁衍,随处形成新的地方剧种,衍为中国戏剧文化的壮观。


明清戏曲的兴盛与士大夫阶层对之推波助澜有密切关系。明代以后士风颓糜,诸多士大夫放诞佻〓、狂荡不羁、纵情享受、沉溺声色,其中1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明末东南著名文人张岱自称1生“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琅嬛文集》卷5《自作墓志铭》),就是1个绝妙的写照。明清文人还串戏风行,例如屠隆“每剧场,辄阑入群优中作技”(沈德符《顾曲杂言·昙花记》),汤显祖“自掐檀槽教小伶”(《醉答东君2首》之1),甚至1些文人轻贱科举,把身躬排场作为自己的乐趣。明·陈琬《旷园杂记》说,嘉靖4年(1525年)有1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明清文人很多都养有自己的家庭戏班,著名者如李开先、屠隆、屠冲暘、沈璟、张岱、阮大铖、冒辟疆、查继佐、李渔、尤侗等等。有时官府里也养戏子,使得政府部门不得不1再发布禁令。清嘉庆4年(1799年)曾有皇帝谕旨曰:“闻近年各省督抚两司署内教演优人之事……俱不许自养戏班。”(清·明亮等编《中枢政考》卷十3“禁令”条)清代小说《歧路灯》第9十5回也写到,开封巡抚说:“近日访得不肖州县,竟有豢养戏班以图自娱者。”


上述这种风气造成文人空前地投入到戏曲创作和戏曲活动中来。明清时期涌现了大量的文人戏曲作家,创作出数量浩翰的作品,繁荣了戏曲的生命。明清文人从事戏曲创作的动机和目的都与元人不同,如果说元杂剧作家更多为了口腹之虞而投入戏曲创作的话,那么明清传奇作者则主要是出于游戏辞藻,播玩音律,兴之所至,吟咏歌唱,把戏曲作为寄情寓意的工具。


由于戏曲与民俗文化广泛而紧密的结合,戏曲得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去。例如它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1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1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戏曲对于下层民众历史知识的传播和文化性格的塑造,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他们的教科书和启蒙物。因此,戏曲受到普通小民的普遍爱戴就不奇怪了。清·刘继庄《广阳杂记》卷2说:“余观世之小人,未有不好歌唱看戏者。”欣赏戏曲对于文化水平的要求不高,甚至略有修养就可以模仿,清·聂敦观《呵呵道人诗草·观剧》曰:“就中闺门初识字,听词能诵《鸾凤记》。”就描写了这种情况,因此看戏成为明清平民百姓生活中的1项最流行和风靡的事。清·焦循《花部农谭》自序说:“郭外各村,于28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戏曲与民众生活的紧密结合,造成各类戏曲文物的大量出现。明清时期戏曲文物与宋元显著有别的特点是:宋元戏曲文物大多与墓葬结合,保存于地下,作为陪葬品或冥世生活环境的装饰而出现。明清则大多与人民生活结合,传存于地上,作为世俗生活的装饰品而出现。当我们看到遍布全国各地民间的明清屋舍中镶饰的众多华丽而精美的戏曲砖雕、木雕、石刻、壁画,看到大量平素用于生活装饰的明清瓷器、年画、剪纸、织绣、泥塑里的戏曲内容,我们不是深刻感受到了戏曲对于社会生活渗透力之强吗?。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