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特色文化,为什么菏泽有“武术之乡”.“牡丹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之称?

单县特色文化



1、单县特色文化

单县特色文化有高跷、鼓吹乐、百狮坊、百寿坊、豫剧等。

1、高跷:因舞蹈时脚踩木跷而得名,舞者多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

2、鼓吹乐:使用的乐器分为吹管乐和打击乐两类,曲目丰富多彩,有唢呐曲牌、民间小调等,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3、百狮坊:因坊体精雕百个石狮而得名,高约十4米,宽约9米,通体雕刻,正间前后坊心镌有节孝坊3个楷书大字。

4、百寿坊:因其正间前后上坊,心环雕百个变形篆体寿字而得名,清乾隆3十年为翰林孔目朱淑琪妾孔氏建,雕刻内容有狮子、龙凤、仙鹤等。

5、豫剧:与京剧、黄梅戏、评剧、越剧并称中国5大剧种,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

为什么菏泽有“武术之乡”.“牡丹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之称?



2、为什么菏泽有“武术之乡”.“牡丹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之称?

【牡丹之乡】 菏泽市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明代已负盛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齐鲁”之说,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后又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富有历史传统的曹州牡丹进入1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我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品种多至600余个。历史上形成的包括药物学、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戏剧曲艺、民俗学等多科在内的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菏泽成立了牡丹研究所、天下第1香学会、国花研究会,系统研究开发、利用牡丹资源,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 自1992年起,我市举办了“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为宗旨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5届。 每至花会,各种商贸活动、文艺活动珠联璧合,游客如织,商家云集,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牡丹产业已成为1方经济的支柱产业,花随人意,4季常开,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并远销世界2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牡丹已成为菏泽人的骄傲,并为菏泽的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书画之乡】 菏泽市历史上书画名人众多,宋代晁补之、李昭己、何氏家庭、曹氏家庭都为书画艺术留下了宝贵历史遗产。较知名的近代书画家有牛千古、李眉川等,现代有晁楣、田伯平、何方华、张得蒂、包备

5、鲁风等。真正群众性的书画热活动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近年来发展较快,习书画者众多,书画热遍及城乡,各级各类书画展览活动不断,书画队伍逐渐壮大,老作者宝刀不老,后起之秀接连涌现。全市成立有各类书画协会、书画研究会等20多个,全国书协、美协会员5人,省级美协、书协会员200多人,每年举办各类书画比赛、展览、笔会等活动上百次,建有各类书画、美术专业脱产( 业余)校(班)近百处。全市书画营销门市300多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形成了1个产、供、销1条龙的文化产业大军。目前,菏泽的书画产业已形成城市、乡村于1体的网络,如菏泽城内的马海书画产销1条街、曹县邵庄农民书画之乡已初具规模,巨野县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巨野农民绘画之乡”的称号,该县农民书画作者近2000人,年书画产值达2000多万元。曹州书画院作为全国地市级最大的书画院,建院以来已举办书画展览200多次。 【戏曲之乡】 菏泽市戏剧活动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异彩纷呈,享有“戏曲之乡”的美名。是山东梆子、柳子戏、两夹弦、枣梆、大平调、大弦子戏、4平调的发祥地,现有传统地方戏剧种山东梆子、柳子戏、两夹弦、枣梆、大平调、大弦子戏、曲剧、4平调和豫剧;曲艺有山东花鼓、山东落子、莺歌传书、山东琴书和河南坠子等。其中枣梆系全国仅有的,有“天下第1团”之称。 【武术之乡】 历史上曹州为中原重镇,菏泽市人民历来崇文尚武,人才辈出,清朝科举中武状元2人,武进士30多人。流传的武术拳种如梅花拳、洪拳、猴拳、少林拳、太极拳等达39个之多。解放前菏泽各县大都建有国术馆。 建国后,优秀传统武术艺术得到了弘扬,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的武术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武术组织、社团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以国家、集体办、民办公助、集体与个人联办、个人自办等形式,组建有各类武术及社团1828个,其中学员在百人以上的武术馆校36处,较有影响的宋江武术院、曹州武术馆、东明县东方武术学校等招生都在千人以上。单县、郓城、巨野、牡丹区 、鄄城等5县区被国家体委命名为“武术之乡”;郓城宋江武术院、单县民族武术馆、东明东方武术学校被评为全国百处优秀武术馆(校);群众武术活动遍布城乡,全市有80%的乡镇,40%的行政村开展有武术健身活动,全市有30多万人参与武术运动,男女老幼习武者到处可见。 近年来,武术馆(校)办学水平逐渐提高,优秀人才成批涌现。 从菏泽走出较有影响的武术、体育明星有全国武术全能冠军张玉萍、现代中国武状元陈超、举重运动员马文广和篮球健将穆铁柱等。特别是郓城宋江武术院的武术舞蹈“狗娃闹春”闹响了全国,跳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谁听过3十年前安徽砀山、山东单县流行的戏曲“拉呱腔”?



3、谁听过3十年前安徽砀山、山东单县流行的戏曲“拉呱腔”?

是啊 很淳朴的腔调 很怀念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4省接壤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有两种说法,1说是以鲁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1说是由江苏海州传播而来。 http://**/v_show/id_XODczNjgzNjA=.html 视频: 柳琴〈吕洞宾戏牡丹〉。

为什么菏泽有“武术之乡”.“牡丹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之称?



4、为什么菏泽有“武术之乡”.“牡丹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之称?

【牡丹之乡】 菏泽市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明代已负盛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齐鲁”之说,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后又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富有历史传统的曹州牡丹进入1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我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品种多至600余个。历史上形成的包括药物学、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戏剧曲艺、民俗学等多科在内的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菏泽成立了牡丹研究所、天下第1香学会、国花研究会,系统研究开发、利用牡丹资源,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 自1992年起,我市举办了“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为宗旨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5届。 每至花会,各种商贸活动、文艺活动珠联璧合,游客如织,商家云集,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牡丹产业已成为1方经济的支柱产业,花随人意,4季常开,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并远销世界2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牡丹已成为菏泽人的骄傲,并为菏泽的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书画之乡】 菏泽市历史上书画名人众多,宋代晁补之、李昭己、何氏家庭、曹氏家庭都为书画艺术留下了宝贵历史遗产。较知名的近代书画家有牛千古、李眉川等,现代有晁楣、田伯平、何方华、张得蒂、包备

5、鲁风等。真正群众性的书画热活动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近年来发展较快,习书画者众多,书画热遍及城乡,各级各类书画展览活动不断,书画队伍逐渐壮大,老作者宝刀不老,后起之秀接连涌现。全市成立有各类书画协会、书画研究会等20多个,全国书协、美协会员5人,省级美协、书协会员200多人,每年举办各类书画比赛、展览、笔会等活动上百次,建有各类书画、美术专业脱产( 业余)校(班)近百处。全市书画营销门市300多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形成了1个产、供、销1条龙的文化产业大军。目前,菏泽的书画产业已形成城市、乡村于1体的网络,如菏泽城内的马海书画产销1条街、曹县邵庄农民书画之乡已初具规模,巨野县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巨野农民绘画之乡”的称号,该县农民书画作者近2000人,年书画产值达2000多万元。曹州书画院作为全国地市级最大的书画院,建院以来已举办书画展览200多次。 【戏曲之乡】 菏泽市戏剧活动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异彩纷呈,享有“戏曲之乡”的美名。是山东梆子、柳子戏、两夹弦、枣梆、大平调、大弦子戏、4平调的发祥地,现有传统地方戏剧种山东梆子、柳子戏、两夹弦、枣梆、大平调、大弦子戏、曲剧、4平调和豫剧;曲艺有山东花鼓、山东落子、莺歌传书、山东琴书和河南坠子等。其中枣梆系全国仅有的,有“天下第1团”之称。 【武术之乡】 历史上曹州为中原重镇,菏泽市人民历来崇文尚武,人才辈出,清朝科举中武状元2人,武进士30多人。流传的武术拳种如梅花拳、洪拳、猴拳、少林拳、太极拳等达39个之多。解放前菏泽各县大都建有国术馆。 建国后,优秀传统武术艺术得到了弘扬,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的武术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武术组织、社团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以国家、集体办、民办公助、集体与个人联办、个人自办等形式,组建有各类武术及社团1828个,其中学员在百人以上的武术馆校36处,较有影响的宋江武术院、曹州武术馆、东明县东方武术学校等招生都在千人以上。单县、郓城、巨野、牡丹区 、鄄城等5县区被国家体委命名为“武术之乡”;郓城宋江武术院、单县民族武术馆、东明东方武术学校被评为全国百处优秀武术馆(校);群众武术活动遍布城乡,全市有80%的乡镇,40%的行政村开展有武术健身活动,全市有30多万人参与武术运动,男女老幼习武者到处可见。 近年来,武术馆(校)办学水平逐渐提高,优秀人才成批涌现。 从菏泽走出较有影响的武术、体育明星有全国武术全能冠军张玉萍、现代中国武状元陈超、举重运动员马文广和篮球健将穆铁柱等。特别是郓城宋江武术院的武术舞蹈“狗娃闹春”闹响了全国,跳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山东的戏曲是什么



5、山东的戏曲是什么

山东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省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又因其高昂激越的特点,被人称为“舍命梆子腔”。主要流行于山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县市,以及聊城、临沂等地区的广大城镇乡村。因流行区域的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亦有别。如以菏泽为中心的,习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为“汶上梆子”或“下路调”,总称“高调”,以区别于流行在鲁西南的“大平调”。1952年,定名统称为“山东梆子”。2008年6月7日,山东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流传山东为历代贸易运输的主要通道之1,山西人来山东经商为时甚早,济宁、菏泽、聊城山东梆子在明代就已有了规模宏大的山西会馆。这些山西商人,经营典当、钱庄行业,在山东境内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他们长期定居山东,在这种形式下,在这种情况下,山西的戏曲和班社自然也流入山东鲁西南1代,在不少剧目中也反映出当时山西商人到鲁西南等地做买卖的情形。诸如《奇错》、《换妻》等。因此,4大古老剧种之1的“西梆”,早期流入鲁西南济宁、菏泽等地后,受到当地文化、方言、习俗的影响,加上当地及其他戏曲形式的影响。也就顺其自然地逐步演变成今天的山东梆子。据清乾隆(1736—1795)时人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载:“院本之后,演为曼绰,为弦索。……弦索流于北部……陕西人歌之为秦腔。……至于燕、京及齐、晋、中州,音虽递改,不过即其本土所近者少变之。”其中的“齐”,就是指山东。又据乾隆5十年刊印的吴长元《燕兰小谱》载:“花部4十4人”中,有于永亭(即墨人)、孟9儿(历城人)是山东人。其中孟9儿隶大春部“演百花公主,戎衣结束,秀媚中颇饶英气……。其他杂部则梆子腔,俱多为京班别派。”后面的附诗中还有“筝阮调高蛙漏促,踏摇娘苦月3更”句,可知当时是用筝、阮等弹拨乐器伴奏的。所谓“京班别派”的“梆子腔”,多为山陕梆子。据嘉庆十5年(1810)刊印的留青阁小史《听春新咏西部》“金庆儿”条:“姓金名元庆,字菊人,又字绣卿,年十5,山东兖州人(大顺部)。”该条附诗说:“齐歈不唱唱秦声,怯怯玉喉度玉筝。”说明山东艺人进京后,不唱“齐歈”而改唱山陕梆子,也使用弹拨乐器(筝)伴奏。就两书所述的伴奏乐器,也与山东梆子早期用大弦(8楞月琴)伴奏是相吻合的。上述文字资料可证明,至迟在乾隆年间山东境内已有本地梆子存在,且有山东籍演员到北京演出。这1点,与山东梆子老艺人追述中的时间较接近。据资料考证,济宁财神阁的高调老班“5福班”,是明朝万历皇帝登基(1573年)以前由李翰林创办的,至今已有4百多年的历史了。为证实这段历史,1957年山东省戏曲研究室曾专门调查走访了山东梆子老艺人段广才(艺名段珩,1889年生),他讲:“听我老师张恩普说(济宁人,花脸),济宁财神阁的高调5福班是明朝万历皇帝登基以前由李翰林创办,至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这个班垮了不过56十年”。另据巨野大姚班最后1代班主姚保员介绍:“姚班始建于清代,姚孔绰是第1代传人,到我山东梆子已是第9代了。姚班至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再综合其它的1些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山东梆子约在清初就相当流行了,而它的产生,则可以推溯到明代的后期。可见,时至今日,济宁东门里财神阁高调5福班,汶上县大曹班、崇圣府班,巨野县田家班、大姚班等,成班均有300多年之久,其活动范围遍及菏泽、济宁地区,以及泰安、聊城、临沂地区的许多城镇、农村。过去,不少职业班社和著名演员经常到豫东、苏北、皖北、冀南1带流动演出。山东梆子原无女演员。光绪2十6年(1900)前后,出现首批女演员,如巨野县的“女班”中,小冷儿(旦)、小景儿(旦)均是受到群众欢迎的女演员。此后,其他班社也陆续吸收女演员扮演旦行,较著名的有单县4班的王德兰、绿大褂子、红大褂子(小环),巨野县孔班的李翠喜,汶上县萱楼班的吴太云,莘县沈庄的大金等,其中大金并能唱黑脸。王绍明(红脸、黑脸)与孙致平(旦)曾在上海百代公司灌制过标名“山东梆子”的唱片。与此同时,曾有1些山东梆子艺人去外省演出,如魏2(红脸)、么5(小生)、李2黑心(黑脸)、唐进功(艺名3托,旦)、张克明(艺名1棵葱,旦)等曾演出于江苏、河南等地。直到1930年前后,河南东部(包括开封)仍常到鲁西南邀角。当时较出色的演员有王锡堂(艺名桂花油,曹县曹家班出科,青衣花旦)、刘德润(红脸王)、黄儒秀(艺名黄娃,定陶县东3义堂出科,文武小生)、孙子高(孙3,曹县曹家班出科,黑脸)、赵义庭(曹县火神台班出科,小生)、崔云芳(女)等。但在这1时期,河南梆子(豫剧)崛起,而鲁西南1带因受连年战争影响,社会动荡不定,山东梆子的发展受到阻碍。至40年代初,1些河南梆子演员,如李金娥、徐凤云、陈素花、马金凤等都曾到菏泽地区演出,从而是山东梆子唱腔受到了河南梆子影响。据1953年山东省文化局戏曲工作组调查,山东全省4十3个梆子剧团,其唱腔很多吸收了豫西调的成分,使山东梆子的唱腔更加丰富。 [2] 近代演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省仍有不少职业剧团在流动演出。业余剧团也很普山东梆子遍,仅菏泽县就有梆子业余剧团1百余个。据1953年山东省文化局戏曲工作组的统计,全省尚有4十3个梆子剧团。1958年,山东省文化局组织“山东梆子剧目工作队”,对山东梆子传统剧目和唱腔、曲牌进行挖掘整理。同年,以菏泽专署人民剧团为基础,并从济宁地区调集窦朝荣、卢胜奎等著名老艺人,在济南成立了山东省梆子剧团。山东省戏曲学校也设立了梆子科。通过整理传统剧目和创作现代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唱腔、表演、音乐伴奏等方面均有所改革和创新。1960年,山东省梆子剧团至北京汇报演出时,《墙头记》、《万家香》、《玉虎坠》、《两狼山》等剧目受到好评。此后又先后编演了1些现代戏,如《3回船》、《前沿人家》、《老王卖瓜》、《铁马宏图》、《柳下人家》等。1982年在山东省戏剧演出月期间,省梆子剧团演出的《程咬金招亲》分别获优秀剧本创作奖、导演奖、音乐设计奖、乐队伴奏奖,剧中主要演员获表演奖。至1983年,这1剧种除山东省梆子剧团外,梁山、郓城、巨野、泰安、肥城、新泰、曲阜、嘉祥等地,仍有专业剧团巡回演出。已传唱300余年的山东梆子,如今却成了“濒危物种”。截至到2005年,全省仅余3个剧团,即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菏泽地方戏剧院山东梆子剧团、郓城山东梆子剧团。2006年山东省开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山东梆子成功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给这门古老的戏曲艺术的复兴注入了新的希望。2007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下,党和政府重视山东梆子的发展,重新启动恢复该剧种,全省计有专业剧团: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济宁市山东梆子剧团、菏泽市地方戏剧院山东梆子剧团、汶上县汶上梆子剧团、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等,其中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的武兰香,李红,汶上县汶上梆子剧团的刘太华,巨野山东梆子剧团的刘秀云入围全国红梅花戏曲大赛总决赛 并获得金花大奖。又于2007年12月成立了山东梆子专业委员会,使该剧种重获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