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前言,引子,楔子,题记和序有什么不同吗?

什么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



1、什么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

梨园 “梨园” 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1个地名,因唐代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1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梨园”的来历在清乾隆时的进士孙星衍与嘉庆9年(1804年)所撰写的《吴郡老郎庙之记》中载;“……余往来京师,见有老郎庙(:指玄宗)之神。相传唐玄宗时,庚令公之子名光者,雅善(霓裳羽衣舞),赐姓李氏,恩养宫中教其子弟。光性嗜梨,故遍值梨树,因名曰梨园。后代奉以为乐之祖师。……” 现代人李尤白撰写的《梨园考论》中,考证了梨园的来历。唐中宗(705-710年)时,梨园只不过是皇家禁苑中与枣园、桑园、桃园、樱桃园并存的1个果木园。果木园中设有离宫别殿、酒亭球场等,是供帝后、皇戚、贵臣宴饮游乐的场所。后来经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力倡导,梨园的性质起了变化,有1个单纯的果木园圃,逐渐成为唐代的1座“梨园子弟”演习歌舞戏曲的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1座集音乐、舞蹈、戏曲的综合性“艺术学院”。李隆基自己担任了梨园的崔公(或称崖公),相当于现在的校长(或院长)。崔公以下有编辑和乐营将(又称魁伶)两套人马。李隆基为梨园搞过创作,还经常指令当时的翰林学士或有名的文人编撰节目,如诗人贺知章、李白等都曾为梨园编写过上演的节目。李隆基、雷海青、公孙大娘等人都担任过乐营将的职务。他们不仅是才艺极高的著名艺人,又是诲人不倦的导师。诗人杜甫在他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1诗中,咏叹公孙大娘的舞姿豪迈奔放,“如羿社9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并在这首诗的序言中说过,有1位书法家名张旭,自从看了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他的草书有了很大的长进。唐玄宗李隆基依靠这些杰出的创作人员和导演,造就了1大批表演艺术家。 唐玄宗时期(712-756年),也就是所谓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造就了1批中外闻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在舞蹈和音乐等艺术领域里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梨园”,就产生在唐代这块沃土之中。 “梨园行”、“梨园世家”、“梨园弟子” 唐朝唐明皇(唐玄宗)建立的“梨园”,这个“梨园”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培训演员的地方。除了请专门的人士来教习,还请当时有名的文人雅士为他们编撰节目,象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贺知章等人都为梨园编写过节目。这里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集歌、舞、戏于1体的练习场所。因此,在“梨园”这个地方培训过表演行当的都叫“梨园行”。在这里学习过的都叫“梨园弟子”。 京剧界追根溯源就到了“梨园”这个地方,于是,就用了“梨园”的名称,世代相传,称戏曲界叫“梨园界”,这1行业叫“梨园行”。戏曲演员们为“梨园弟子”,而有几代人从事这个事业的家庭为“梨园世家”。 过去戏曲界大都是世代相传,子承父业。这样世世代代的传了下来。因为老祖宗曾是“梨园行”的艺人,因此,这个家族就被称其为“梨园世家” 。 比如京剧界最负盛名的梅兰芳先生的家庭——梅家。第1代梅巧玲是唱旦角的,第2代梅竹芬也是唱旦角,梅兰芳的伯父梅雨田为琴师,到了第3代梅兰芳更是旦角里的名角,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女儿梅葆钥,前者唱旦角、后者唱老生。 再举1例:梨园界有名的谭家。第1代谭志道是老旦,第2代谭鑫培唱老生,第3代谭小培唱老生,第4代谭富英也是唱老生,而第5代谭元寿则是文武老生,第6代谭孝增又是唱老生的。 象这样的例子在京剧界数不胜数,这些都是有名的“梨园世家”,弟子们自然也都是“梨园弟子”了。

前言,引子,楔子,题记和序有什么不同吗?



2、前言,引子,楔子,题记和序有什么不同吗?

序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序言。序跋。序曲。序幕。序论引子广播节目或播音员的讲话中引出商业广告的那部分戏曲角色初上场时的1段唱或说白某些乐曲的开始部分,用来酝酿情绪、提示内容等比喻引入正题的话锲子比喻插进去的人或物;也指旧小说的引子,通常放在小说故事开始之前,起引出或补充正文的作用题记就名胜古迹或有纪念性的文物等著文抒怀。文体名。

戏曲为什么叫梨园



3、戏曲为什么叫梨园

为什么管戏曲界叫梨园



4、为什么管戏曲界叫梨园

为什么管戏曲界叫梨园



5、为什么管戏曲界叫梨园

戏曲为什么有叫梨园



6、戏曲为什么有叫梨园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1个地名,因唐代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1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唐明皇选曲部伎,子弟3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子弟”。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斯为梨园发轫之始。 “梨园”的来历在清乾隆时的进士孙星衍与嘉庆9年(1804年)所撰写的《吴郡老郎庙之记》中载;“……余往来京师,见有老郎庙(:指玄宗)之神。相传唐玄宗时,庚令公之子名光者,雅善(霓裳羽衣舞),赐姓李氏,恩养宫中教其子弟。光性嗜梨,故遍值梨树,因名曰梨园。后代奉以为乐之祖师。……”现代人李尤白撰写的《梨园考论》中,考证了梨园的来历。 唐中宗(705-710年)时,梨园只不过是皇家禁苑中与枣园、桑园、桃园、樱桃园并存的1个果木园。果木园中设有离宫别殿、酒亭球场等,是供帝后、皇戚、贵臣宴饮游乐的场所。后来经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力倡导,梨园的性质起了变化,有1个单纯的果木园圃,逐渐成为唐代的1座“梨园子弟”演习歌舞戏曲的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1座集音乐、舞蹈、戏曲的综合性“艺术学院”。 李隆基自己担任了梨园的崔公(或称崖公),相当于现在的校长(或院长)。崔公以下有编辑和乐营将(又称魁伶)两套人马。李隆基为梨园搞过创作,还经常指令当时的翰林学士或有名的文人编撰节目,如诗人贺知章、李白等都曾为梨园编写过上演的节目。李隆基、雷海青、公孙大娘等人都担任过乐营将的职务。他们不仅是才艺极高的著名艺人,又是诲人不倦的导师。 诗人杜甫在他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1诗中,咏叹公孙大娘的舞姿豪迈奔放,“如羿社9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并在这首诗的序言中说过,有1位书法家名张旭,自从看了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他的草书有了很大的长进。唐玄宗李隆基依靠这些杰出的创作人员和导演,造就了1大批表演艺术家。 唐玄宗时期(712-756年),也就是所谓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造就了1批中外闻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在舞蹈和音乐等艺术领域里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梨园”,就产生在唐代这块沃土之中。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