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发展的一个高峰是什么?中国戏曲文化的高峰期是哪个朝代?

古代戏曲发展的1个高峰是什么?



1、古代戏曲发展的1个高峰是什么?

元杂剧是古代戏曲发展的1个高峰。戏曲发展经过汉、唐直至宋金时,已发展成熟。元杂剧被称为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已具备了完整的形式,4折1楔子,1折1个宫调,以唱为主,综合了歌、舞、道白以及杂技武术等成分。由于元代统治阶级所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使不少怀才不遇的读书人将兴趣转向文学和戏曲创作方面。当时产生了许多极负盛名的剧作家和流传于世的优秀戏曲作品。元代的戏曲舞台发展非常兴盛,有的具有相当规模。

中国戏曲文化的高峰期是哪个朝代?



2、中国戏曲文化的高峰期是哪个朝代?

把元代定为“中国戏曲文化的高峰期”我觉得不太确切。元代确实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高峰期之1,而且应该说是第1个高峰期,在此以前的戏曲还处在雏形或萌芽型状态,但是与明清出现的昆剧、京剧比起来,元代杂剧显然还嫩了点。京剧的出现,才使得中国戏曲走向了巅峰。而京剧是在清末形成,所以,我认为中国戏曲文化的高峰期应该是清代才对。 1楼提供的链接只谈了元杂剧,虽然比较详细,但是并没有与其他时期的戏曲发展作比较,所以不能以此认定元杂剧时期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高峰期 。以上纯粹是个人观点,没有参考过任何资料,而是以本人对戏曲的了解所得出的结论,仅供楼主参考。

我国戏剧大盛是哪个朝代?



3、我国戏剧大盛是哪个朝代?

我国戏剧到了元朝大盛,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形成于宋代,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 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倩女离魂》、《汉宫秋》、《梧桐雨》等。 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4折1楔子和“1人主唱”。 扩展资料: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 末包括正末、。

戏曲文化最繁盛的朝代是( )



4、戏曲文化最繁盛的朝代是( )

c元朝 元曲4大家,即4位着名的散曲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又称”关、马、郑、 关汉卿 白”。 元代,民族乐器3弦的出现值得注意。戏曲艺术在元代出现了以元杂剧为代表的高峰。元杂剧的兴盛最初在北方,渐次向南方发展,与南方戏曲发生交融。代表性的元杂剧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另外还有王实甫、乔吉甫,世称6大家。典型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单刀会》,王实甫的《西厢记》。元杂剧有严格的结构,即每部作品由4折(幕)1楔子(序幕或者过场)构成。1折内限用同1宫调,1韵到底,常由1个角色(末或旦)主唱,这些规则,有时也有突破,如王实甫的《西厢记》达5本2十折。元杂剧对南方戏曲的影响,造成南戏(元明之际叫做传奇)的。

我国古代戏剧空前发达的朝代是



5、我国古代戏剧空前发达的朝代是

中国戏剧的第1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1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大的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1代之文学。北杂剧的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中国戏曲的第2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其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明代4大声腔 】 所谓明代4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

在元代的时候曲艺发展到了鼎盛时代,其代表人物是有



6、在元代的时候曲艺发展到了鼎盛时代,其代表人物是有

元代是我国戏曲繁荣兴盛的时期。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2者各有自己的发展轨迹。由于南戏在元代前期处于发展的薄弱阶段,还不能与杂剧1争高下,所以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元杂剧之所以能够以深刻的思想与精湛的艺术取得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地位,产生1批传世不衰的艺术品,至关重要的原因是1批杰出的文人以他们的文学生命来参与戏曲的创作,他们自身的文学素养,提高了元杂剧的审美档次,使得元杂剧创作精致化和典范化。 在元代近百年的时间里,北杂剧创作风靡全国,作家云起,涌现出1批成就卓著的戏剧作家和演员,剧本成千上万,洋洋大观。著名的剧作家有被誉为“元曲4大家”的关汉卿、郑德辉、白朴、马致远等。重要的作品分别有《窦娥冤》(关)、《单刀会》(。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