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词吟诵的技巧的资料,韩国人是怎样学习汉诗文吟诵的

关于诗词吟诵的技巧的资料


1、关于诗词吟诵的技巧的资料


吟诵是1门绝学,在我国历史悠久,与古典诗词相伴而生,但其音乐鲜有乐谱留存于世,资料甚为匮乏。而今,会吟诵者少之又少,并且大都年逾古稀,吟诵艺术陷入了濒危的困境,而在我国邻邦,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吟诵汉诗的传统。20世纪
3、40年代,唐文治、夏丐尊、叶圣陶、朱自清、吴世昌、黄仲苏等1批学者积极努力恢复传统吟诵方法;1 9 2 5年,赵元任先生录制了6首诗词吟诵调,1 9 6 9年又录制了李白《静夜思》、张继《枫桥夜泊》、贺知章《回乡偶书》等5首吟诵调,除此之外,还根据自己的吟诵音调谱写了2 2首乐谱,大都收于《常州吟诗的乐调1 7例》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杨荫浏先生在1 9 6 1年写了《语言音乐学讲稿》,其中有关于吟诵调的论述,此文收录于《语言与音乐》1书中;在《杨荫浏音乐论文选集》1书中也有关于诗词吟诵的文章;1 9 8 6年,傅雪漪先生在《中国古典诗词乐曲教学札记》1文中对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进行介绍,此文载于《中国音乐》1 9 8 6年第4期;1 9 9 6年,傅雪漪先生的《古典诗词曲谱选释》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有关于古典诗词的演唱的文章;1 9 9 7年,南京师范大学陈少松教授的《古诗词文吟诵》1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书中全面介绍了古典诗词吟诵的历史、方法、腔调,并附部分曲谱;2 0 0 2年,江苏常州第1中学的音乐教师秦德祥先生将其发表在国内各学报上的吟诵音乐研究的文章汇集成《吟诵音乐》1书,从音乐的角度进行了吟诵调的研究,并附C D,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本文中,笔者将以唐诗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分析古典诗词的吟诵与吟唱,初探古典诗词的音乐美。
1、“吟”、“诵”、“唱”概念探析
1、吟《现代汉语词典》将“吟”的动词形态释为“吟咏”,释“咏”为“依着1定腔调缓慢地诵读”;《辞海》释“吟”为:“吟咏、做诗”。《诗?周南?关雎序》中说道:“吟咏情性,以风其上。”唐孔颖达疏曰:“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情性’也。”《说文解字》曰:“吟,呻也。”而对“呻”的解释则是:“呻,吟也。”段玉裁注:“按呻者,吟之舒;吟者,呻之急。浑言则不别也。”
2、诵 “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音乐论坛中国最具魅力的音乐艺术杂志黄河之声YELLOW RIVER OF THE SONG 2009年20期107释为“读出声音来;念”;《说文解字》将2字互训:“诵,讽也。”“讽,诵也。”段玉裁作注时,依《周礼?大司乐》为2字辨析:“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可见,“吟”是1种类似于歌唱的有调的“乐语”;“诵”是依照1定的声调规律,有节奏的读(或背); “吟诵”作为1个词使用,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的读(或背)。
3、唱“唱”,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依照乐律发出的声音。”诗词的吟唱,实际上是诗词音乐性进1步衍展,其表演性更强,1般都有谱可依。无论是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歌曲,还是当代音乐家的依词配曲,都有着强烈的音乐美。学习者可以依谱演唱,融入自身特点,吟唱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如今,古代流存的乐谱已不多见,自2 0世纪前半叶以来,许多作曲家依词配谱,赋予诗词作品新的曲调,出现了1大批优秀的声乐作品。如白居易的《花非花》(黄自曲),苏轼的《卜算子》(黄自曲)《大江东去》(青主曲)《水调歌头》(江文也曲)《春晓》(江文也曲),李之仪的《我住长江头》(青主曲),李白的《清平调》(3重唱谭小麟曲)《江夜》(4部合唱,谭小麟曲)等。许多歌唱家在音乐会上也将古典诗词歌曲作为必唱曲目。如《枫桥夜泊》《阳关3叠》《杏花天影》《长相知》等曲目都是音乐会的经典演唱曲目。
2、吟诵的历史溯源诗歌吟诵在我国由来已久,在周代,诗歌吟诵已是官办学校的必修课程。我国最早的诗总集《诗经》中的每首诗都可入乐,《墨子?公孟》曰:“颂诗3百,弦诗3百,歌诗3百,舞诗3百”,意谓《诗》3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我国第1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以鲜明的文化色彩,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战国时楚地巫风盛行,祭祀时往往以巫觋扮演诸神,表演1些神话传说故事,以娱乐神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楚辞作品萌生出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楚辞中多有5言和7言的句子,多用3字1顿的节奏,其中包含了后来5言诗“
2、3”句式和7言诗“
2、
2、3”句式的重要基因。在句中或句尾处,楚辞中多用“兮”字,帮助调节音节和节奏,舒缓语气,或起到某种结构助词的作用。隋唐之际,产生了燕乐,唐代诗歌繁荣鼎盛,产生了格律规整,语言押韵的近体诗。上至天子下至文士,从宫廷至乡野,吟诗作赋蔚然成风,大批杰出的诗人与流芳百世的作品层涌而出。随着唐燕乐的风行,大量诗词都可以入乐歌唱。历史在不断演进,许多有乐谱的诗词如今已经不见踪影,能存于世的只有极少数,我们也只能从残存的片断中去寻找1丝半粟。傅雪漪先生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吟与唱》1文中写道,“在敦煌出土的唐代琵琶乐曲,皆‘虚谱无词’,而出土的曲子词,又‘虚辞无谱’,目前虽有人试将‘谱、辞’译配歌唱,但也属于初步探讨的作法。例如,清代乾隆十1年刊行的《9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的首词调其中也有几首诗句,在原书凡例中已说明是由当时昆曲乐工所谱配明末《魏氏乐谱》、以及明清琴歌中之古代诗词乐曲,虽历代流传,或由今人整理、改编,再有新创作的诗词配曲,数量颇多,但难求得原诗原谱。”吟唱逐渐发展成了“倚声填词”即按照原有的曲调填上新词歌唱;或者是将旧乐谱加以发展变化创作出新的曲子。
3、古典诗词吟诵与其他民间音乐的关系诗词吟诵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师承、方言、审美情趣的差异,以及在流传过程中受到方言、师承、民歌、戏曲音乐、宗教音乐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和腔调;这些音乐也与吟诵音乐互相影响、互为吸收。
1、与歌曲相交汇有些词曲的创作是采用民歌元素而成,比如琴歌《竹枝词》。刘禹锡在《竹枝词9首》并引道:“4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伫不可分,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9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9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这段话描绘了正月节日里,建平的儿童边唱《竹枝》,边吹短笛、用鼓打着节拍,边跳舞的情景。也说明了《竹枝词》是根据巴渝1带的民歌创作而来,为了让善歌者传唱,使后来听歌者了解“变风”的来源。杨荫浏先生曾说,“诗3百篇、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自来凡属诗歌这1类的文学作品,在格调上无不受当时民歌音乐的推进,因诗之所以为诗,除了内容之选择与处理,不用散文之外,它还有许多重要的形式成分。这些形式成分中间,最为世界多数诗学家们所公认的是轻重律,便是顿逗,便是诗步。诗步产生于节奏。节奏不被曲调的歌唱促成,诗步怎么能产生。诗学家们似乎都觉得自古而今,本国诗词,有着清楚的进化步骤,却很少人说起,在这进化步骤之后,是有着活跃的民间音乐为之推动。”同时吟诵音乐也影响着现代歌曲的创作。由赵元任作曲、刘半农作词的《听雨》就是在常州古诗的吟诵调上略作改动而成:谱例《听雨》: 赵元任在这首歌的注解中写道:“这个歌调儿本是常州吟古诗的调儿而加以扩充的,而且时间也差不多改得慢1倍。假如照平常常州吟诗的调儿吟起来,大略如下”:
2、与戏曲相融合有很多词的题目本身就是词牌名,如《雨霖铃》《菩萨蛮》《扬州慢》等,也有1些词被收入戏曲的唱词或道白之中,有些被节录,有些则被加工改造。如《牡丹亭?惊梦》里有几句这样的唱词:“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正是从唐代王勃的《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转化而来。传统戏曲中许多“引子”不用伴奏,且唱念相间,都是借用词调中的短调(小令)的词句,唱腔也借用了文人的吟调。古人吟唱诗词讲究“韵”,不仅主张歌词中同声相应的“韵”的位置应与调式主、属音的位置相对应,还要求“韵”的位置必须与板位互相对应,即歌唱时韵字直接落板,或采用底板使韵字延长的弱音,落于板位。诗词歌曲“逢韵必拍”,对散曲、南戏、杂剧、昆曲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元散曲《翠裙腰》: 全曲共5句,末字“秀、洲、首、楼、秋”字全部落于强拍,应对了“逢韵必拍”的规则。
3、与宗教音乐相影响吟诵音乐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过宗教音乐的影响。陈少松先生在其所著《古诗词文吟诵》1书中举到1例:旧时无锡地区私塾里吟诵《千家诗》有1种读法来源于民间流行的宣卷的调子。宣卷是佛教音乐中“唱导”的1种形式。所谓“唱导”,就是以宣唱佛礼的形式来开导善男信女之心,是1种通俗化的佛教音乐。这个例子说明了佛教音乐对吟诵音乐的影响。黄翔鹏在《逝者如斯夫——古曲钩沉和曲调考证问题》1文中举到1例:陈家滨、刘建昌从5台山青庙音乐《3昼夜本》中发现歌曲《望音乐江南》的曲调配上白居易《忆江南》的词,词曲间天然契合。黄翔鹏在文中写道:“文人词《望江南》在唐代应是清乐琴歌1类作品。它的‘南吕宫’可从琴调‘清商调’推得。慢1弦得B音作徵声为清商调黄钟。它的清商音阶宫声是仲吕E音,南吕音当然是升G而成为此曲的角调式主音,即古代宫调理论中的‘调头了’。”并认为该词曲“无论从调高、调式结构、调头位置和古文献中的唐代俗乐调名称都取得了可以互相证结果。”谱例《忆江南》:
4、唐诗诵唱的艺术特征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字音高低升降的变化使得语言具有了声调,调形的变化形成了歌唱1般韵律,与诗句的文义、词采、思想意境、情绪都有1定的内在联系。白居易在《与元久书》中道:“音有韵,义有类。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以唐诗为例,诗的平仄格式与律句节奏构成了吟诵的基本部分,掌握了它们的规律,也就掌握了吟诵的基本方式。古汉语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4类,在《康熙字典等韵》中载有《分4声法》的歌诀,说明了“平、上、去、入”4声调的特点: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声调变化可归为“平分阴阳,入派3声”8字。即古汉语“平声”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入声只在于南方方言中还有保存,在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中已经消失,分别归入平、上、去3声。现代汉语4声声调表为:阴平(第1声)、阳平(第2声)、上声(第3声)、去声(第4声)。但我们有时在吟诵中会遇到1个问题:有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会读成阴平和阳平,这样1来,平仄就容易出错。我们需要多读1些古代的韵书,如《诗韵合璧》《诗韵集成》之类,将入声字加深了解和记忆,吟诵时多加注意就可以。唐诗的格式安排是有律可循的,比如7言诗的平仄格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每句有7字,根据“1句之中,平仄相间”的规律来安排平仄。幽暗、明亮、柔和、刚直、悠长、短促的声音在诗句中按照1定的规律反复出现,便形成了抑扬顿挫、色彩鲜明的吟诵调。假如单单这样安排平仄,对比变化过于简单,整首诗在吟诵时会稍显单调乏味。于是又有了另外1种方法:“对”与“粘”。“对”是指1联之中,平仄相对:每1联中,如果出句是平声字,在对句的相应位置必须以仄声字相对应;如果出句是仄声字,在对句的相应位置必须以平声字相对应。例如,首联出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则用“仄仄——平平——仄仄平”,相应位置上的平仄正好相对。所谓“粘”是指两联之间,平仄相粘:下联出句第2个字的平仄须和上联对句第2个字的平仄相同。例如:第2联出句为“仄仄平平平仄仄”第2个字和首联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第2个字都是“仄”声,将上下联由此粘联起来。这样1来,全诗的平仄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吟诵起来就有1种错综往复,循环变化之美。平仄格式只是唐诗吟诵的1部分,律句的节奏则是另外1个重要组成部分。1般而言,律句是以每两个音节(两个字)作为节奏单位的,也可以叫做声律单位。以5言诗(1般为3个节奏单位)为例:
1、“221”结构:鹧鸪词[唐]李益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2、“212”结构: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7言诗1般有4个节奏单位,规律大致相同。如: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3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从大的单位来划分的话,5言诗可分为“23”或“32”,7言诗分为“43”或“34”,这样分起来不至于太过琐碎,诗的整体性能够加强。吟诵诗词除了要注意声律单位以外,还要注意其意义单位。所谓意义单位,1般指1个词(包括复音词)、1个词组1个介词结构(介词及其宾语)、或1个句子形式。上例“烟花3月下扬州”如果也是按照“2221”的节奏划分,读起来就很别扭。还有些特殊节奏,如陆游《秋晚登城北门》中“1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只能分成“34”,而不能分成“43”。杜甫《宿府》“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按语法结构应该分成“52”。元稹《遣行》“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按语法结构也应该分成“41”。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诗都严格按照格律创作,也有1些“出律”、“出格”的优秀作品,跳出了格律的束缚。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平仄都不规范,但读起来也琅琅上口。袁枚曾说:“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作诗写性情,惟吾所适。1韵中有千百字,凭吾所选;尚有用定后不慊意而别改者;何得以12韵约束为之?既约束,则不得不凑拍;既凑拍,安得有性情哉?庄子曰:‘忘足,履之适也。’余亦曰:忘韵,诗之适也。”我们在吟诵的时候,也要尊重诗词本身的表达方式,在对整体结构有所把握的情况下有感情的诵读。
5、诗词吟诵技巧1.气息支持 清代陈彦衡在《说谭》中提到:“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溥,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气息是吟唱诗词的动力,声音的强弱变化、诗歌情感的表现都要通过气息的支持才能完成。演唱时坚持的原则是:“望词知义,因义生情,以情引气,随气出声。”通过情感的体验以产生歌唱的动力,这种动力的表现形式就是气息的涌动。例如李白的《秋浦歌》组诗第十5首“白发3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在发第1个字音之前气息先准备好,“白”字轻轻喷出,“3千丈”稍加强调,将无限的愁绪和夸张的诗意表现出来。整首诗用平稳的气息引导声音,在浅吟低回的哀叹中表现内心无限的惆怅。而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2月花。”1诗描绘了秋日山中怡人的景色使游者流连忘返的情景。这种愉悦的心情需要流畅、轻快的旋律来表现,气息要灵巧轻松,与《秋浦歌》的低沉截然不同。2.语调抑扬 指吟唱时的“抑扬”,也就是声音的高低起伏。由于地域、方言不同,每个人的发音不同,同1首诗的吟诵也不尽相同。诗文重要的是和谐,比如汉武帝“李夫人之歌”末句“翩何姗姗其来迟”虽然都是平声,但吟诵时结合意思诵出其长短轻重,注意音节速度,自能表现出诗中犹疑期望的神情。吟诵时抑扬得当,诗的起伏变化和强弱对比就会清晰有序,旋律会流畅优美,顺理成章;反之,抑扬失当的话,旋律会杂乱无章,尽失美感。3.句逗停顿 诗的“抑扬”与“顿挫”如同台上的指挥,掌握着全局的风格。“顿挫”指停顿与转折,张弛有度、停顿得当的吟唱,才能体现出诗文的风韵。诗的停顿有很多种,有韵律性、情感性、强调性等。韵律性顿挫如5言诗“23”“221”节奏、7言诗“43”节奏等,前文已有举例。情感性顿挫指根据诗文意思的引导来断句、停顿,或是起到强调语气的作用。我们可以试读杜甫的《石壕吏》来感受1下: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踰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1何怒,妇啼∧1何苦。听妇∧前致词,3男∧邺城戍。1男∧附书至,2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样1首叙事诗,结构规整,情景动人,吟诵时声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随着情节的变化而进行,这样必须在对全诗的深入理解之下把握语气。如1开始使用叙述的语气,随着情节的紧张,语气要急;待老妇哭诉时,语气要哀婉、乞求;当老妇随吏者而去,语气要变得更加凄凉、伤感,节奏要放慢。通过这种抑扬顿轻重缓急的语气对比,才能使听者如身临其境,感受其中。强调性顿挫是在诗中的某个字音或词音加以停顿、延长,着重表达此意。如李白的《短歌行》: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麻姑垂两鬓,1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吾欲∧揽6龙,迴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1觞。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中间加线的字需要语气上的强调,来突出诗文之意。“何”字的重音带着反问的语气从1开始就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浩”字感叹出天地之广阔,全诗充满了对人生苦短的感叹,倘若只是按照1定的节奏吟诵而没有语气上的轻重、停顿,整首诗就会索然无味。4.字正腔圆 字正腔圆是对吟唱的基本要求。无论是用普通话还是用地方方言吟唱,都要求吐字清晰,发音明朗。从古至今,歌唱的咬字归韵1直被大家所强调。宋代张炎在《讴曲旨要》中说:“腔平字侧莫参商,先须道字后还腔,字少声多难过去,助以余音始绕梁。”认为字腔必须统1,不能此近彼出,还须依字行腔,做到字正腔圆。明代魏良辅的《曲律》中提到,“曲有3绝,字清为1绝,腔纯为2绝,板正为3绝”,将“字清”置于3绝之首,体现了吐字清晰的重要地位。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对声腔作了进1步的阐释:“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听曲之人,慢讲精粗,先问有字无字,字从口出,有字即有口,如出口不分明,有字若无字,是说话有口,唱曲无口,与哑人何异哉?哑人亦能唱曲,听其呼号之声即可见矣。常有唱完1曲,听者止闻其声,辨不出1字者,令人闷杀。”语言犀利,1针见血地指出了歌唱中吐字的重要性。古诗词1般篇幅不长,但蕴含意义丰富深刻,诗中天地广阔。文人作诗极其讲究对仗押韵,我们在吟诵时更要注意吐字发音,清楚地表达诗中之意。这1点做好,声音自然有力度、有内涵,且不论音量如何,良好的出字归韵能够拉近听众与诗的距离,能够使观众全面的感受诗词的音乐美。举柳宗元《江雪》为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1首5绝,描绘了皑皑雪地,寂静无声,只有1位老翁独坐于江面垂钓的情景。吟诵时不必太大声,用沉静、舒缓的声音表现诗中的场景。“鸟”“人”“独”字稍加强调,音色中有强弱、急缓的对比,随着最后“寒江雪”3字的咏出,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而生,1位宁静超脱、孤独而又高傲的老翁形象跃然于眼前。在吟唱时,行腔要保证母音位置的准确,要先酝酿好再出字,无论音调如何,在未唱完时不可失掉状态,口腔位置要保持不变,这样才能做到字正腔圆。5.韵味内涵 吟唱古典诗词最重要的是是唱出其中内涵、唱出韵味。吟唱者要寻找诗歌中的“意象”,发掘诗歌的“情源”。每首诗都有其表达之意,但是诗人的风格、诗的背景、表现内容皆有不同,要掌握诗中最重要的“情源”,才能准确地将诗意表现出来。清代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说,“诗人之词微以婉,不同论言直述也”,诗歌的表达方式是细腻婉转的,用最精练的文字可以夸张的表现事物场景。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1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3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0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寥寥几句,将1位孤高桀骜、独自浇愁的诗人形象跃然于纸上,踽踽凉凉的情景让读者为之心动。吟唱此诗要把握“醉”的神态和诗人无可奈何自娱自乐,而背后却无限的凄凉的酸楚感觉。6.神态自然 诗词吟唱讲究情真意切,切不可矫揉造作。诗文创作讲究词微以婉,我们在吟唱时也要准确把握其度。如唐代于鹄的《巴女谣》,诗人以平易清新的笔墨,描绘出1幅天真活泼的巴渝村女牧牛图。乐曲轻松欢快地描绘出1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在牛背上嬉戏玩耍的情景。当路旁好心人催他快回家的时候,她竟不以为然调皮的回答:“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此曲采用了带附点的十6分音符,形成了跳跃性的节奏,以近似儿歌的俏皮旋律把小女孩的天真可爱表现得惟妙惟肖。吟唱这首诗要保持愉悦、俏皮的神态,表现轻松欢快的场景。与之相反,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霧、渔火、钟声”,1系列画面的描写,无不透露着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吟唱此诗要把握“静”的状态和离乡的愁绪,勿需太多表演,更重要的是把握意境和作者心中深深的孤独。7.动作协调 有时诗歌吟诵需要肢体语言的配合,可以随着节奏摇头晃脑、舞之蹈之,或是以如意打唾壶、用玉钗敲击修竹,也可以拍手、击鼓、挥棒、敲木鱼、打拍板,这些动作可以随意,视当时场景、诗中内容而定,也起到和观众交流的作用。我们在吟唱时要注意动作的协调自然,配合神态,同样也不可忸怩做作,要给人落落大方之感。古代诗词无论是吟诵还是吟唱,都要把握其内涵,揣度其意境,探求其规律,只有经过长期的探索与体会,才能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音乐美,乐律中的文学蕴。



2、韩国人是怎样学习汉诗文吟诵的




3、诗歌反复吟诵有什么好处?


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读诗开始。”可是,由于诗歌跳跃性强,没有什么具体的情节和内容,诵读无疑是1种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因为诗歌简短押韵、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诗歌的内容1般比较简短,语言凝练,不对客观现实作全面的描绘,只是选取现实中最有特征性的片断,将作者的情感与表达融为1体,勾勒出诗歌的意象。在诗歌的“意象”中,往往饱含诗人的喜怒哀乐,蕴含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诗歌讲究跳跃,讲究行与行之间的留白。初读诗歌,展开联想想象,感受诗歌描写的美景。


最早的诗歌是人们口头吟唱的,诗歌中的音乐因素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音乐性是古代诗歌的1个重要特征。音乐美又被称为韵律美、声韵美,表现为押韵、平仄、句数、字数、停顿节奏、双声、叠韵、叠字等语音特征的有规律的反复所形成的听觉上的审美感受。


周振甫在《论诵读》中总结了诵读的种种好处,他说:“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清代程廷祚认为:“古者之于诗,有诵有歌,诵可以尽人而学,歌不可以尽人而能也。”近人黄仲苏认为:“诵就字义言,则为读之而有音节者……”朱光潜说:“歌重音乐的节奏而诵重语言的节奏。”综合各家的理解,我认为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反复地读,熟练到脱口而出,自然成诵。方智范分析到:“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1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应当适当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用于优秀诗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象朗诵那样具有表演性。这1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位、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2、诵读的作用是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20世纪30年代初,夏丐尊等专家说:“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多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工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近来学生们大家虽说在学校里“读书”或“念书”,其实读和念的时候很少,1般学生只做到“看”而已。我认为语言学科,不该只用眼和心,须于眼和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1种学习方法。


萧涤非说:“律诗本是1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诗人完成1首律诗,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对于1首律诗非凡是象《秋兴8首》这样的7律的鉴赏,更需要下1点吟咏的工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节的铿锵,而是为了通过抑扬亢堕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郁的心情。前人评《秋兴8首》谓‘浑浑吟讽,佳趣当自得之’”这虽然是针对律诗的特点而言,其实何尝不可以看作诵读古代诗歌的共同特色。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到自己的脑海中,1辈子也磨洗不掉。因而才可能对它们耳熟能详,而理解得十分透彻。


首先,诵读强调实践性,注重读的过程,遍数多是其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从“过程和方法”的维度出发,强调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应突出实践性,在反复的诵读实践中模拟、尝试诵读方法的不同变化,再积累诵读的经验。这个过程不同于以会背为目标的检测。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1字,不可少1字,不可多1字,不可倒1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1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他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1种享受而不看作1种负担,1遍1遍地读来入调,1遍1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1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熟练的境界。”


其次,诵读还要强调诵读的目的性。诵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了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1条。朗读是指放声读。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使学生明白读的目的和要求,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注重对具体读法的指导,注重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不同、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即课程标准所说的“注重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1些专家对此也有1些精辟的论述。如朱自清认为,“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在朗读时,“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使声音有缓急,合于原文意思的发展。”这些论述是有指导意义的。


再次,诵读的练习要注重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随着理解领悟能力的增强,学生的诵读技巧会越来越高,老师必须根据这些特点确定不同学段的诵读的不同要求和练习方法;组织课堂的诵读实践要适应学生的趣味,采取多种练习方法给学生示范和引导。


总之,诵读是和情感体验、语言积累紧密结合在1起的,指反复多遍,最终烂熟于心的读。学生吟诵诗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朗读相比,诵读更强调个人体验,更强调内化。诵读是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的贯穿始终的方法。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