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皮流水、西皮散板、快三眼、西皮二黄等京剧术语分,‘砸锅’的由来

西皮流水、西皮散板、快3眼、西皮2黄等京剧术语分



1、西皮流水、西皮散板、快3眼、西皮2黄等京剧术语分

西皮和2黄都是京剧的腔调。 西皮流水,散板,快3眼等等都是西皮中的板式,就相当于是主干和枝节的关系。此外,西皮的板式还包括西皮导板,西皮26,西皮原板,西皮摇板,西皮慢板等等。 2黄的板式有2黄导板、2黄慢板(慢3眼)、2黄快3眼、2黄原板、2黄垛板、2黄散板、2黄摇板、回龙等板式。 西皮多用于欢乐跳跃、坚定、愤懑的情绪。 而2黄则多用于抒情,凝重,悲伤的情绪。

‘砸锅’的由来



2、‘砸锅’的由来

人们常用"砸锅"来比喻办事失败了。这个锅并非指做饭炒菜之锅,而是来源于戏曲界的“两下锅”、“3下锅”等术语。清代和民初,京剧与河北梆子(那时称京梆子、直隶梆子)、河北梆子与山西梆子(指蒲州梆子,蒲剧)经常同台演出,而剧目、表演等又仍保持各自原状不相混合,俗称“两下锅”。 南方的滇剧,其腔调包括襄阳、胡琴、丝弦3种,原来唱1种腔调,后来逐渐演变成3种腔调混合演,俗称“3下锅”。 在这里,“锅”成了戏的代名词。旧时,人们常用“砸饭碗”比喻失业,而把戏演得不好、演不下去了,就称之为演“砸锅”了。

舞台的演出是哪边进场,那边退场?



3、舞台的演出是哪边进场,那边退场?

从观众看戏的角度来谈,观众视觉的左侧就是“上场门”,观众视觉的右侧就是“下场门”也就是你说的:哪边进场?进场就叫上场门;退场就叫下场门。 旧社会舞台没有大幕。我们现在说的上场门。当时在舞台上,左、右两侧各有1道帘子左侧帘子横眉上写着“出将”,下场门也有1道帘子。帘子上横眉写着“相入”。 这个“出将”和“入相”是舞台上、下场的代名词。 这两道门为什么写上“出将”“入相”呢?这里边是有其寓意的: “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宰相。” 出将入相是唐朝.崔颢《江畔老人愁》诗里的两句: “两朝出将复入相。5世叠鼓乘朱轮”。 这里还有个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书生卢生遇到吕道翁,两人聊得很投机。卢生叹息,自己不得志,只不过是苟且偷生。他认为读书人活在世上。

戏曲中的将出相入什么意思



4、戏曲中的将出相入什么意思

京剧舞台上,有两个门,1个门上书写“出将”,另1个门上书写“入相”。1般让演员从“出将”门出现场(登场),从“入相”门入内幕(退场)。取其中的“出”和“入”的意思。 之所以把这两个门取这样的名字,1是因为传统戏曲基本是以历史故事和历史背景为题材,主要角色大多是文臣,武将,王侯或者君主。另外,在这里有把演员和观众比为将相之意,有讨个好口彩和奉承之意。 扩展资料 中国戏曲是1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 各种不同的。

有没有1个戏剧舞台上专门的术语,指舞台上演员入场



5、有没有1个戏剧舞台上专门的术语,指舞台上演员入场

不知道你的意思是不是我们拍戏时候说的“场次调度”,这里面包括了场次安排,人物进退和涉及的情节安排。比如我们会说“我对《伍子胥》的场次调度有1个设想,就是:前面恢复《战樊城》和《长亭会》,但里面省去武尚与武奢邢场1幕,将伍奢、费无极、楚平王3个人物的出现舍去。伍员与兄分别后,以武城黑过场叙述伍奢、伍尚被斩经过。演《文昭关》时,现在多省去“过关”1场,这就将前后剧情断开了,不但不该省还应演出伍员被追赶的情节,使得剧情更紧迫。”。

陕西曲艺的种类



6、陕西曲艺的种类

陕北说书从产生,形成到发展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经过1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下1些基本特征:

1、陕北说书单人演唱可在田间、地头、院落、炕头演出,因此,显示出之灵活、机动的特征;

2、陕北说书音乐的调式和板式不像某些乐曲那么繁复、华丽,而显示出1种特殊的简约美和质朴美,从而构成其调式、板式的简朴性特征;

3、陕北说书语言精炼,说唱风趣,形成文风趣,扣人心弦的特征;

4、既有陕北说书的多种调式、曲目等本土音乐,又广泛吸纳民歌小调、戏剧曲牌以及其他姊妹艺术音乐,因而具有曲目形成的多元性特征;

5、陕北说书对生产生活。

相似内容
更多>